下https://91mf.tv
添加时间:责任编辑:吴化章来源 北京商报记者刘双霞吴限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账户将成为历史。北京商报记者从支付机构处获悉,央行支付结算司日前宣布将于2019年1月14日前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,同时要求支付机构和相关银行做好及时报备销户进展工作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备付金缴存使得支付机构利润减少,与银行的议价能力也减弱,此外,撤销备付金账户也相当于给“断直连”一个大限,支付机构应重新考虑未来自身的商业模式。
(三)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不断上升改革开放前,除了对外援建项目和少数外国友人来华旅游外,对外服务较少。改革开放后,我国积极开展国际间经济、技术、学术、文化等合作交流,服务贸易规模快速提升。1982-2018年,服务进出口总额从47亿美元增长到7919亿美元,年均增长15.3%,比货物进出口总额[1]年均增速高出1.3个百分点。2016年,我国服务进、出口规模在世界排名分别位列第2位和第5位。2018年,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4.6%,较1982年提升了4.5个百分点,越来越接近世界20%左右的平均水平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,服务出口额呈现加速增长态势。2017年、2018年服务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增长8.9%和16.9%,高于服务进口额当年增速5.5和4.7个百分点。
国泰基金认为,指数降费的“潘多拉魔盒”已经打开,降费成为一种竞争策略,或许会逐渐成为行业趋势。虽然指数降费符合投资人的利益,不过目前国内市场不如海外成熟,国内指数产品费率的下调需要一个过程。某大型公募基金经理也表示,他所在的公司不会跟随降费,据该基金经理透露,目前部分华南基金公司ETF资金多数属于集团内部资金,针对内部资金调低管理费率可以理解;另一方面,有些ETF降费部分属于公司的迷你产品,小规模的基金并不能带来很多管理费收入,通过降低费率努力扩大规模比基金清盘更具性价比。
刘鑫认为,第一从智能投顾来讲,在中国是方兴未艾的,依赖于对于交易的进步。另外是机器学习,可能还需要一定的证明。以下为圆桌实录:杨建波:非常感谢主持人,我们的会议进行到今天,还坚持坐到台下的,一定是收获最多的。最后一个圆桌,也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收获,我们最后一个议题是金融科技,也跟我们现在市场上特别火的概念相呼应的。尤其是最近两年,国内投资有一个概念非常火,就是智能投顾,不管是银行,券商,还是第三方理财机构,之所以这么火,跟市场有很大关系,因为我们资产管理规模越来越大,整个管理规模超过了百万亿。在这样大的市场环境下,这种新的事物和新工具,对资产管理行业有什么影响,想请嘉宾做一下分享。先请老虎证券的创始人巫天华回答相关的一些问题。
新中国成立之初,我国服务业部门构成简单,内容及形式比较单一。1952年服务业各部门中,批发和零售业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,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5.9%、14.9%和7.5%,总和接近60%,构成服务业主体。经过70年建设,服务业门类更加齐全,各部门发展更趋均衡。批发和零售业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,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比重不断下降,2018年分别为17.9%、8.6%和3.4%,总和已不足30%,较新中国成立初期比重下降近一半。金融业、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对经济支撑作用逐渐增强,2018年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14.7%、12.7%,较1952年上升了8.7和5.6个百分点。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更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,影响力越来越大,2018年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分别达到6.9%和5.2%,按不变价计算,近3年年均增速更是高达23.4%和9.9%,成为助推服务业持续增长的新动能。在互联网的推动下,批发和零售业、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加速转型升级,纷纷依托新技术发展电子商务、网络订餐、网上零售等新业务新商业模式。2015-2018年,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、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速分别为17.8%、28.8%;2018年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8.4%。
(二)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改革开放前,工业、农业是我国吸纳就业的主体,1953-1978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速虽然达到3.7%,但比重相对较小,1978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占比仅为12.2%,比第一产业、第二产业分别低58.3和5.1个百分点。改革开放后,在城镇化建设带动下,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和新增劳动力进入服务业,服务业就业人员连年增长。1979-2018年,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速5.1%,高出第二产业2.3个百分点。党的十八大以后,服务业继续保持4.4%的增长速度,平均每年增加就业人员1375万人。2018年底,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35938万人,比重达到46.3%,成为我国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。